室内空气污染物
室内空气污染物分为3大类:颗粒物、气态化合物,微生物。颗粒物一般分为PM10(可吸入颗粒物)和PM2.5(细颗粒物)等;气态化合物主要包括有甲醛、二氧化硫、氨、臭氧以及挥发性气态污染物(TVOCs),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、细菌、花粉、霉菌、尘螨、粪便以及动物皮屑等。
颗粒物:
颗粒物可分为大颗粒物和小颗粒物,从健康角度来看,主要考虑的是直径≤2.5μm的微粒。这些粒子(称为“可入肺的细颗粒物”)可吸入到肺部深处,会导致对健康的急性或慢性影响。直径在2.5μm~10μm之间的为小颗粒物,直经>10μm的为大颗粒物,大约是人头发直径六分之一、这些大颗粒物集中在鼻喉处,通过咳嗽、打喷嚏或吞咽可驱除。
直接排放到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来自:烟草烟雾、室内有机化合物和与臭氧的反应物质,安装或维护不当的烟囱和烟道,不畅通的燃料设备(燃气灶具,煤油或气体空间加热器,火炉,壁炉)。
病毒和细菌也属于颗粒物。室内较小的微生物颗粒物,有某些细菌,霉菌碎片及孢子,大部分的猫狗皮屑及小部分的尘螨和粪便。较大颗粒的物包括灰尘、花粉、一些霉菌碎片和孢子、猫狗皮毛、尘螨等。
室内气态化合物:
一氧化碳:CO是燃料不完全产生的污染物。若使用燃气灶或小型煤油加热器,其释放的CO量是二氧化氮的10倍。
二氧化碳:人体内代谢废气、动植物的新陈代谢、植物的光合作用都会产生CO2。在我国北方,冬天燃煤烹饪及分散式取暖,加上通风不良,室内CO2浓度也会超标,可能会引起CO2急性中毒。
氮氧化物:人们在烹饪及取暖的过程中燃料燃烧的产物。氮氧化物室内浓度、扩散和稀释取决于通风量。吸烟也是室内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。
甲醛:无色,有强烈刺激性气味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。室内甲醛的来源以燃料的燃烧不完全、建筑材料为主,家庭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会有大量甲醛释放。此外,某些化纤地毯、塑料板地板、油漆涂料等也含有一定的甲醛。
苯:装饰材料、人造板家具中粘合剂和油漆、涂料、空气消毒剂和杀虫剂的溶剂。苯对皮肤、眼睛和上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。
微生物:
1. 持续潮湿且通风不好的环境:如冰箱和空调机组的滴水盘
2. 有营养物质:室内的食物、被污染的地毯、潮湿的垫褥、空调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冷却水
3. 室内建筑材料导致空气微生物污染:
在室内潮湿、结露的地方或受水侵害的地方,如厨房、浴室和卫生间,环境的相对湿度高达90%~100%,室内的建筑材料和设备,就必然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,特别是真菌,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4. 人体活动产生的微生物污染:
(1).日常生活中因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的污染是长期的,需要更多的重视。室内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周围环境、居住密度和室内空气温度、湿度、灰尘含量及采光通风等因素有关。
(2).环境不洁、通风不良、居住拥挤的室内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。
(3).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,可喷射出上百万个细小的飞沫小滴。
(4).如果在室内吸烟,往往比马路上一辆汽车的尾气对人体危害更大。
(5).研究发现,使用吸尘器、中央空调和热水系统为室内制造了新的污染源。
(6).居民在室内饲养的猫、狗等宠物会使微生物包括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芽孢、霉菌、螨 等大量繁殖。
5. 家用设备导致空气微生物污染:
室内家用设备如空调和加湿器中也容易孳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,成为室内空气微生物潜在污染源。家用空调过滤器上真菌数高达102~104cfu/m3。空调设备中孳生细菌和真菌,导致室内空气污染,严重影响人体健康。空调设备的空气过滤器、制冷盘管、通风管道和冷却水中孳生细菌和真菌,导致室内空气污染、严重影响人体健康。国内的一些专业人员通过对一些公共场所、医院的调查发现,军团菌普遍存在于空调冷却塔,给暴露人群的健康造成威胁。另外,超声波加湿器中孳生的细菌,随着超声波加湿器中的加湿用水生成的水雾一起散发出去,可引发感染症状。
相关资讯
同类文章排行
- 室内空气污染物
- 幼儿园、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用便携式仪器
- 中小学教室质量空气检测解读
- 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危害
- Envir Microbiol:重磅级发现!空气污染或能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潜力 降低抗生素的作用效力
- 北京雾霾之谜:重金属污染“镉锌铅”最重 多来自机动车排放
- JACI:警惕!科学家证实空气污染的确会增加新生儿早产风险
- 空气污染损伤血管内皮,引发心血管疾病
- 汽车内空气污染物有多少?
-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仍不容小觑,治理空气污染为我国最为紧迫的任务
最新资讯文章
- WST 395-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学评价规范
- 室内空气污染物
- 金百利国际娱乐应邀参加唐山两净博览会,开创净水新体验
- WS 394-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
- 幼儿园、中小学饮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监督指标和仪器
- 幼儿园、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用便携式仪器
- 室内臭氧的来源及检测
- GB/T 5750.3—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
- GB/T 5750.2-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,水质检测
- GBT 5750.1-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
您的浏览历史
